教学目标

通过本节课的学习,幼儿将能够:

1. 了解古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;

2. 掌握《静夜思》这首古诗的字词、句型及韵律;

3. 听、说、读、写《静夜思》这首古诗。

教学重点

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:

1. 《静夜思》这首古诗的字词、句型及韵律;

2. 幼儿的听、说、读、写能力的培养。

教学方法

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包括:

1. 教师讲解古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;

2. 教师演示读《静夜思》这首古诗的方法;

3. 幼儿带着教师的指导模仿读《静夜思》这首古诗;

4. 幼儿分小组用手做动作,帮助理解古诗的意境。

教学过程

1. 教师介绍古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,比如字数、句数、韵律等,让幼儿有个基本的了解。

2. 教师现场演示读《静夜思》这首古诗,让幼儿听懂诗歌的基本意思,并培养幼儿对古诗的兴趣。

3. 教师引导幼儿模仿自己的读诵方式,模仿教师的发音、语调、停顿等,使幼儿掌握古诗的基本韵律和语感。

4. 幼儿分小组,用手做动作,帮助幼儿理解古诗的意境,比如“疑是银河落九天”的手势。

5. 教师帮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《静夜思》这首古诗的意境和自己的感受。

6. 师生互动、同学互评、评价总结。

教学总结

通过本节课的学习,幼儿进一步了解了古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,掌握了《静夜思》这首古诗的字词、句型和韵律,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听、说、读、写能力。幼儿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,愉快地学习了古诗,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体会。